1、对于制造商/买主
成本降低、实现数量上的折扣和稳定的价格、提高产品质量又降低库存水平、改善时间管理、缩短交货提前期和提高可靠性、优化面向工艺的企业规划、更好的产品设计和对产品变化更快的反应速度、强化数据信息的获取和管理控制。
2、对于供应商/卖主
保证有稳定的市场需求、对用户需求更好地理解、提高运作质量、提高零部件生产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对买主交货期改变的反应速度和柔性、获得更高的(比非战略合作关系的供应商利润。
3、对于双方
改善相互之间的交流、实现共同的期望和目标、共担风险和共享利益、共同参与产品和工艺开发,实现相互之间的工艺集成、技术和物理集成、减少外在因素的影响及其造成的风险、增强解决矛盾和冲突的能力、降低机会主义影响和投机几率,订单、生产、 运输上实现规模效益以降低成本、提高资产利用率、减少管理成本。
供应链是企业前沿的命脉,供应链管理系统往往也是企业优先选型的信息化项目。对于市面上纷繁复杂的供应链管理软件公司,如何擦亮自己的双眼,从中选择一家值得信赖的软件公司显得特别的重要。
1、管理系统应协同,避免信息孤岛
一般来说,企业的采购、仓库、销售等部门经常性的掉入“各自为营”的情况,部门间的信息协调出现障碍,达不到实时的信息共享,容易出现信息孤岛。因此在供应链管理系统选型的时候必须要注意系统的协同性,以及对于这些部门的信息连接性是否优秀。有些企业,每个部门自己用一套系统,相互独立,无法协同。殊不知上系统的目的就是要扫清沟通障碍,实现信息流的畅通流转,而这种多系统并行无法对接的情况是很难实现这个目的的。因此,在信息化选型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各部门间系统的协同性。
2、企业员工应配合执行,避免系统变成摆设
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实施成功与否,除了选型之外,另外一个需要注意的就是企业本身员工的配合程度,应该说信息化项目是需要软件供应商与企业共同来配合完成的,任何一方出现问题都是不行的。而常常出现一种情况,企业花了大量人力财力选来的管理系统在实施完毕后,成了摆设,由于员工长期以来养成的工作习惯与管理系统没有能够找到一个合适的融合点,久而久之又回到了原始的工作套路,长此以往系统的荒废就自然而然了。所以在企业供应链管理系统选型过程中,自身人员的调配调动必须要坚决,岗位职责要明确,企业执行要到位。
3、明确企业自身的需求,切勿“东施效颦”
在企业供应链管理系统选型的过程当中,经常性的出现这样一个问题,企业忽略自身的问题以及需求点,盲目的追求品牌或者同行业内企业的选择,造成“东施效颦”的现象出现。随着信息化厂商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在信息化选型的过程中很容易找不到方向。因而企业在选型过程中必须要先把自身的业务特点以及需求拿捏透彻,这样选型的时候会更有针对性,更符合自身的情况。
供应链管理系统有利于降低企业间的采购成本和交易成本,增加企业的收入和利润。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越来越多企业意识到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开始了自家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之路。在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企业只有将信息化和数据收集作用发挥出来,才能将供应链管理系统的优势发挥出来。熵易专注全球供应链智能管理,为企业提供从采购到终端消费者之间的全面综合的供应链系统解决方案,构建涵盖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终端用户的完整供应链生态网。